庆元是全国廊桥数量最多的县,现存有近百座古廊桥。平均下来,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的庆元,大约每19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廊桥。庆元木拱廊桥不但具有全国数量最多、历史最悠久、历史沿革最具连贯性的特点,而且全国现存寿命最长、单孔廊屋最长、单孔跨度最大的木拱桥均在庆元境内,堪称当世一绝。
庆元:浙南的山间小城,既是中国廊桥第一县,也是世界香菇发源地
说到浙江,大家的目光总是聚焦在杭州及周边,往往忽略了浙江是个多山的省份,“七山一水两分田”才是它真正的地貌。杭州等大城市所在的平原,面积只占全省的两成,那些隐藏在山间的城镇,虽然很少被媒体或游客关注到,却也是浙江省尤为重要的一部分。
庆元县隶属于丽水市,是浙江海拔最高的地带,境内几乎都是山,是全省距离杭州最远的县,跟江南水乡相比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。同时,庆元三面被福建合围,是瓯江、闽江、福安江的源头。独特的地理位置,注定了这里很不“江南”,但也大有可观。
庆元——浙南山乡
浙江自古属于富庶地区,但因为山多林密、人口稀疏,庆元相对封闭且建县非常晚。南宋之前,庆元只是龙泉县的一个乡,南宋庆元三年设县并以宁宗皇帝年号命名,所以庆元这个名字还带着点“皇家”血统。
庆元的山是灵秀的,这里没有大江大河,但每个乡镇、村落至少有一条溪流,全县大小溪流有900多条。而且庆元的河流大多都水质很好,没有受到工业污染,比如三井溪,就有“浙南九寨沟”之称,山间有峭壁峡谷,清泉石上流,是原生态的避暑胜地。
庆元的自然环境被保护得非常好,所以境内生物丰富多样,除了山中种类繁多的植物,还有生活于其间的鸟、兽、昆虫和两栖动物,其中不乏国家级保护动植物。不过这些还不构成庆元的全部,世代生活于这里的人们,在山间溪流上搭起一座座廊桥,许多古桥至今仍保留完好。村落、廊桥、流水、人家,才是组成浙南山乡的全部元素。
中国廊桥第一县
美国电影《廊桥遗梦》让上面是屋檐、下面是桥梁的廊桥成为美好爱情的意象,而为全世界所熟知。其实在我国南方,分布着许多廊桥,而且大多历史悠久。这其中又数浙江省的廊桥最多,而浙江的廊桥近五分之二在庆元,所以称庆元为“中国廊桥第一县”不为过。
走在庆元,总会与廊桥不期而遇,比较有名的有现存寿命最长的木拱廊桥——如龙桥;单孔跨度最长的明代木拱廊桥——兰溪桥;还有因出资造桥家族两兄弟同时考中进士,取“双门进士”之意更名的双门桥。也有些桥不太有名或史料记载已经丢失,它们只静卧于村落,或横跨在险滩上,静静地见证历史。
可以想象,在交通不便的古代,廊桥承载了多少连通山间村落的重任,如今庆元已经有了完备的公路交通网络,古廊桥就失去了原来的功能。但庆元人没有放弃这份文化遗产,很难看遍庆元所有的桥,但在廊桥博物馆,可以通过照片和讲解系统地了解有关廊桥的建筑知识和历史文化。
香菇,是庆元的另一个特色
香菇是庆元人的骄傲。相传约800年前,吴三公发明了“原木砍花法”,成功栽培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香菇,庆元就成了香菇培植技术的发源地,香菇产业繁荣至今。而且香菇看似跟廊桥完全不搭边,但两者有非常密切的联系。
明朝时“重农抑商”政策极大地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,开国元勋之一刘伯温是今丽水市青田县人,由于他的提议,庆元、龙泉、景宁三地得到特敕,拥有经营香菇的权利,庆元的菇农才得以将香菇出售到各地。庆元人因此积累了大量财富,也为廊桥的修建提供了充裕的资金。吴三公和刘伯温两人,则被庆元人奉为“菇神”,在当地修建庙宇供奉。“菇神庙”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。
庆元黄粿最好吃
庆元菜不是典型的浙江口味,但凡多省交界地,美食往往集齐各省的特色,庆元也不例外。黄粿是流行于浙南、闽北地区的一种美食,周边县市的人都知道庆元的黄粿最好吃。
粿是粳米磨粉后制成的食品,庆元黄粿因加入了当地柃木烧灰后沥出的汁而呈鲜黄色,吃的时候用香菇、青菜、冬笋、肉丝等一起炒,鲜香柔韧。每逢年关,庆元家家户户都要做黄粿。
此外,作为世界香菇发源地,庆元的美食中自然少不了香菇。除了香菇,还有各种培植的人工菌和山里采摘的野生菌,足以做出“百菇宴”。
庆元县城不大,就是个山里的小城,这里适合悠闲的生活,值得慢慢品味。
文章来源:腾讯网